今日,人民日報罕見發表評論,關注?;髽I安全!直指?;髽I重效益輕安全、搶工期搶產量等行為增多,技能人才青黃不接、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不匹配,地方監管力量嚴重不足、化工園區太集中(多地化工園區間僅隔條馬路)!
在這之前,央視連續多次直播間報道,應急管理部連續兩輪,派出十多個調查組分赴山東、江蘇、廣東、遼寧、四川、重慶、云南等十多個省市,對?;髽I進行明察暗訪!
中央高層對?;髽I的安全管理和技術人才的不重視,已是極為頭疼!更是對近幾年?;菲髽I事故頻發的嚴重不滿!央視和人民日報的報道,也是在表達改變的決心,和震懾某些地方相關部門的不作為。
那么,人民日報又是怎么說的?
小到纖維衣料、食品包裝,大到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,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化工行業。
化工生產過程涉及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物質,環節多、風險大,一旦發生事故容易危及公共安全,社會關注度極高。
我國已成為世界..大化學品生產國,當前,安全生產形勢如何?存在哪些根源性問題?
近年來化工和?;肥鹿食尸F下降趨勢。
2018年全國發生化工事故數同比下降19.6%。但也應看到,化工事故總量仍然較大,形勢依然嚴峻。
化工產業量大面廣、安全生產基礎薄弱是關鍵因素之一。
在21萬家化工生產和經營企業中,80%以上是中小企業,設計標準低、技術裝備落后、安全投入不足。
相較于量大面廣的化工產業,具備化工背景和知識的專業人員卻十分缺乏。
企業缺技能人才,化工產業工人和專業管理人員的培養跟不上產業發展。
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現象較為突出,一些剛畢業的化工專業學生,上手實操生疏,既不會使用機泵等化工設備,也不清楚化工物料屬性,要花大量時間培訓專業技能。
技能人才青黃不接、員工素質不高是當前制約化工安全生產的另一關鍵因素。
此前發生的一些化工事故,不少是因為操作人員資質不符合規定,有的操作人員甚至小學都沒畢業,連基本化學常識也沒有。
應急管理部日前對石家莊和合化工化肥公司進行明察暗訪發現,生產副總經理、設備部門負責人及硫酸車間3名作業人員,對崗位.主要的有毒氣體報警閾值及可允許濃度都不了解。
一些地方化工安全監管力量嚴重不足,越到基層越突出。
根據規定,各地安監執法機構要實現專業監管人員配比不低于在職人員的75%。
但實際上很多地方落實不到位,不少市縣專業占比只有20%左右。
比如化工大省山東,共有?;飞a企業1900余家、經營企業2萬余家。
但其部分市縣專業監管人員僅有2—3人,園區安監部門僅有1—2人。
去年以來,發生過一些引發重大爆燃、著火中毒的化工安全事故。但企業吸取事故教訓并不深刻,同類問題依然存在。
化工企業主體責任懸空的問題并不少。
有的企業負責人“在崗在位形同虛設”,應急響應抽查時,值班領導原本5分鐘車程用了近1小時;有的企業“風險管控流于形式”,長期停產,向當地政府上報所有物料已清空、風險可控,但實際上8個儲罐中6個還有物料,主體責任在企業,企業不主動作為,安全生產永遠弄不好。
當前?;钒踩a“政府急企業不急”現象突出,究其原因還是企業違法成本太低,尤其是事前處罰力度還不夠,有時候幾萬元的罰款對企業來說不算什么。
應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,落實“黑名單”制度,查出一個、震懾一片。
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,部分地方政府安全紅線意識不強,盲目發展化工產業,也容易導致事故風險增多。
一些地方沒有考慮到自身安全監管能力和化工人才基礎,降門檻、減標準,甚至為一些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開綠燈,造成落后產能落地。
更需關注的是,一些新情況正逐步顯現。
如今,不少地方積極推動化工企業搬入規范的化工園區,但又缺乏科學的總體規劃,“化工園區是?;飞a、儲存、運輸等多個環節的集中區域。
如果一家企業出事故,往往容易威脅一片。
不同化工園區之間發展水平參差不齊,一些園區布局規劃不合理、一體化管理程度不高,容易帶來風險。
應急管理部發現,內蒙古烏海、鄂爾多斯、阿拉善等地化工園區集中,有的只有一條馬路之隔,相互毗鄰,沒有建立安全管理聯動機制。
一些園區沒有專用?;吠\噲?,司機與交管、市政等部門“躲貓貓”。
化工行業整體利潤率較高,重效益輕安全、搶工期搶產量等企業行為增多,化工行業安全生產難以一蹴而就。
當務之急是組織..對易爆、易燃、劇毒危險化學品企業重新“過篩子”,凡是達不到標準要求的,該整改的整改,整改仍達不到安全要求的,該停產的停產,該關閉的關閉。
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,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水平。
實現安全生產責任量化考核,不少化工企業崗位責任制缺乏針對性。
涉及本崗位的?;繁ㄈ键c等理化性質沒有特指,對易引發事故的溫度等關鍵工藝控制指標認知不足,應急處置的關鍵操作沒有重點表述等。
員工不清楚自己崗位安全管控重點在哪兒,到底有哪些具體風險,又如何精準考核、推動責任落地?
長遠看,化工行業可從三方面強化安全基礎
加快淘汰落后工藝設備,通過自動化減少高風險崗位和區域的操作人員數量。
有關部門曾剖析2017年10起典型化工事故,有4起暴露出自動化控制系統缺失或不投用的問題。
推動信息化建設。..指出,當前?;吩谏a、儲存、使用等過程中,相關環節缺乏信息共享渠道,追溯、流向監控手段缺失,一旦發生事故,現場有什么原料,屬性如何?這些信息不能及時弄清楚,會給事故救援帶來阻礙。
國務院安委辦、應急管理部提出,今年底前,初步建成全國聯網的危險化學品監測預警系統,一、二級重大危險源企業的重要實時監控視頻圖像和預警數據,全部接入系統。
擁有一、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化工園區建成安全監管信息平臺,對企業實現實時動態監管和自動預警。
強化專業化人才隊伍培養。定向培養的人才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,用著安心。